碳中和技术与固碳新材料:
一种基于碳捕获和碳封存的生态多孔固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202311805200.X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捕捉和碳封存的生态多孔固碳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多孔固碳混凝土包含硅酸盐水泥40~70份、硅灰0~10份、粉煤灰0~10份、氢氧化钙10~60份、聚乙烯醇1~5份、聚丙烯酰胺0.1~0.5份、纳米增强发泡剂0.5~2份和水20~50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纳米增强发泡剂,获得纳米稳定泡沫,制备泡沫固碳胶凝材料浆体,浇筑成模,脱模后碳化养护以及标准养护;本发明的多孔固碳混凝土呈现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固碳性能,可用于建筑、水利和交通等领域,助力实现建筑和基础设施隐含碳排放降低。
高性能纳米涂料:
一种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 ZL 202010243246.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水泥200~350份、砂350~700份、硅灰20~80份、水60~120份、脂肪醇乳液0.1~1份、A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10~35份、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10~25份,A型、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分别为粒径为5~20nm和30~60nm的氨基化核壳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溶液。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A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2)制备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3)将A型、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4)加入水泥、硅灰、脂肪醇乳液混合均匀,得到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该防护材料能够降低水泥基材料中有害孔体积、提高界面的抗收缩变形能力、修复微裂纹。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双组份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 202010756760.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双组份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该表面增强剂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包括乙二胺四乙酸四钠5~25份、柠檬酸纳1~10份、三乙醇胺0.5~3份、葡萄糖酸钠1~10份、葡庚糖酸钠1~10份、水100~500份,组分B包括纳米二氧化硅5~20份、聚丙烯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5~20份、聚羧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0~30份、水100~300份,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加强的混凝土表面区域预处理;(2)将组分A涂刷或喷涂在混凝土表面3~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5~30min,静置2~6h;(3)将组分B涂刷或喷涂在涂有组分A的混凝土表面,并湿润养护24~48h。该增强剂的反应成分能够适应不同的孔隙特征及孔界面特性,有效提高混凝土表面性能,其寿命得到延长,成分为水溶性,绿色环保。
生态水工/海工新材料:
一种纳米颗粒增强透光生态泡沫混凝土及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201910961940.X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增强透光生态泡沫混凝土,由以下组份按一定质量组份制得:硅酸盐水泥、硅灰、粉煤灰、高性能减水剂、聚丙烯纤维、亲水性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透明树脂、纳米颗粒增强发泡剂以及水。本发明通过引入纳米颗粒显著提升了硬化硅酸盐浆体的力学性能,以及泡沫的稳定性;通过引入透光材料,将自然光源引入泡沫混凝土自身内部,极大提升了泡沫混凝土对污染物降解效率;由于其具备透水功能,在雨水等作用下,能够清除孔壁吸附的污染物降解产物,增强了泡沫混凝土多次降解污染物的能力;且,生态泡沫混凝土可作为一种生态环保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道路路面、道路边坡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地适用性。
一种杂化纳米粒子增强生态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ZL201911392462.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化纳米粒子增强生态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生态透水混凝土包含水泥200~350份、粉煤灰15~60份、碎石200~900份、废弃玻璃骨料200~800份、纤维素醚0.02~0.06份、脂肪醇乳液0.05~0.3份、纳米二氧化钛3~15份、杂化纳米粒子溶液12~25份、水60~120份;该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纳米二氧化钛、废弃玻璃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2)制备杂化纳米粒子溶液;(3)将水泥、粉煤灰、碎石、纤维素醚、脂肪醇乳液和杂化纳米粒子溶液加入步骤1所得混合物中搅拌;(4)将步骤2所得物倒入模具,养护7~28天后,脱模即可得到杂化纳米粒子增强生态透水混凝土。该混凝土能够提升透水混凝土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抗腐蚀系数达96%,透水系数达5.1mm/s,28d抗压强度达35.5Mpa。